老师们、同学们:早上好!
1902年10月24日,奥地利科学家马克斯·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。这种包装物既轻便又结实,在当时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。人们外出购物时顿感一身轻松,不需要携带任何东西,因为商店、菜场都备有免费的塑料袋。可舒施尼做梦也没想到他的这项发明100年后给人类带来的环保灾难。我们不难看到那树枝上五颜六色的“彩旗”,那铁路两旁形成的白色铁丝网,那从长颈鹿胃里解剖出来的白色物体,那青海湖畔成千上万只羊因误食而致死的惨象,那滩涂上滞留的大量白色漂浮物,那大风天里飞的最高最远的袋子。对此,你是否有感到震惊,感到恐慌,甚至是一丝悲伤?塑料袋回收价值低,不可再生降解,可导致土地板结,焚烧后有大量有毒气体……有着这样定义的塑料袋,在中国,它每天被消耗30亿份;在全世界,它以各种行式被各类人群商家吸引,广泛盛行100年。回想我们的生活,它因廉价而被受青睐,它因便捷而广为流传,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不良习惯。但却成为破坏与污染全球环境最冷酷的杀手,并浪费了大量的资源能源。起初人们为这项伟大的发明而欢呼,然而时间揭开了它的面纱,人们开始了一场矛盾的战争,用还是不用,要用怎么个用法,要不用怎样能彻底不用。时至今日,各国都没有拿出真正做到这两种情况的有效措施。当然,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,对于已经形成的习惯,已经造成的后果,我们需要慢慢改变,慢慢承担。就在昨天,在儿童节,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“限塑令”:从2008年6月1日起,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、销售、使用厚度小于0.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。在所有超市、商场、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,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。商品零售场所必须对塑料购物袋明码标价,并在商品价外收取塑料购物袋价款。有一些人觉得规定限制不够彻底,约束力也不大,实施起来有很大空隙可钻。但还有很大一部分人支持国家限塑,他们认为过去塑料袋使用成本也是消费者在承担,只是没有明晰化,现在只是把塑料袋的成本和使用价格标出来,让消费者知道使用这个东西不是免费的,是需要承担代价的。慢慢地会有很多人会提着菜篮子、布袋子和包去购物。关于这点,爱尔兰人以其实际经历给出了最好的证明题解。杭州是一座风景幽雅的城市,同时她也是全国第一个采用可降解性饭盒的城市。我们共同生活在杭州,感受着杭州人性的温暖与文明,更懂得白色污染带来的美的缺憾。就在昨天六一儿童节,杭州有一些小学生们自己动手,做成了环保布袋向广大市民分发。这一行为很值得我们学习。作为高中生,我们也大可以做一些事情。首先需要我们每个人约束自己,从拒绝使用第一个超薄塑料袋开始做起;然后,我们应该积极把这一法令宣传给家人、朋友、同学等,让环保的理念为更多人所接受。一个人也许做不了多少事情,但我相信,只要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开始做起,坚持养成习惯,环保这件说起来的大事情就会变成我们所有人力所能及的小事情。让我们齐心协力,营造节能校园文化,积极倡导生态文明,推行绿色消费与家庭节能活动,节约资源能源,努力使“白色污染”从这个蓝色的星球上消失吧!我的演讲完了,谢谢大家。
上一个新闻:暂无
下一个新闻:环境问题与绿色学 |